新余仙女湖區大力推進廉潔文化建設
打造家風家訓會客廳、拍攝廉潔文化微視頻、開展警示教育……今年以來,仙女湖區紀委積極探索廉潔文化宣教工作的新方法、新思路,充分發揮各項資源優勢,營造濃厚廉潔文化氛圍,以堅定的政治自覺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。
以古鑒今 優良家風家訓熏陶人
日前,筆者走進歐里鎮白梅村“家風家訓會客廳”,一股濃郁清新的廉潔文化氣息撲面而來。習鑿齒家風家訓小故事、家風舊物柜展示、廉潔箴言、《誡詞》《箴誡》文雕走廊等等!俺4婢有,忠厚待鄉曲,義方訓子孫”“財物莫私蓄”等警句不斷告誡著后人要養成堅守原則、清廉正直的品質。家風家訓書香牌匾、訓誡雕刻、廉政故事讓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感受到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。
“我經常帶孫子、孫女來這里參觀,給他們講廉潔故事,參加村里舉辦的家風活動,寓教于樂,讓她從小接受優良家風的熏陶!卑酌反宕迕窳暣鬆斦f道。
近年來,仙女湖區紀委因地制宜挖掘“廉”元素,將廉潔文化與民風民俗、家訓家風、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有機融合,在白梅村打造創建“廉課堂”,與半山學舍聯合,邀請剪紙文化非遺傳承人、老黨員開展以廉潔文化為主題的教育活動,廉潔文化與傳統藝術相融共生,推動鄉村教育與學校教育共駐共建。打造家風家訓廉政廣場,實現“廉”文化上墻,吸引游客駐足參觀。利用習氏家族清明節回鄉祭掃機會,不定期開展“紀檢送清風”主題活動,通過誦讀家風家訓、非遺剪紙送清風、民間獨輪車發放宣傳單、現場設立接訪及咨詢臺等形式為返鄉祭掃的鄉親宣傳廉政文化常識,倡導廉潔之風、文明祭掃。
同時,仙女湖區紀委注重廉潔文化建設與反腐倡廉教育相結合。通過舉辦廉潔書畫展、廉政警示教育圖片展、廉政知識測試等活動,注重平時熏陶教育,其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明顯。
血染初心 紅色革命精神激勵人
該區紀委把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“三不”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。為擴大九龍山紅色文化和廉潔文化的影響力,區紀委依托中共花橋支部舊址、革命烈士紀念碑、九龍山革命斗爭陳列館等紅色地標,打造紅廉九龍山,挖掘整理紅色廉潔故事,宣傳革命先輩英雄事跡,教育激勵黨員心有榜樣、行有示范。同時,九龍山鄉陳列館不定期舉辦廉政黨課,以授課+訪談形式呈現,目前已經舉辦黨課上百次,培訓黨員干部近千人。創新廉潔文化傳播形式,在該館內打造沉浸式劇場,劇場內定期上演以現代化技術打造的沉浸式戲劇《花橋暴動》,參演者通過進入模擬場景回到革命年代進行角色扮演,更加深入領悟革命精神和廉潔文化,筑牢廉潔文化思想根基。
貼近生活 地域文化資源涵養人
仙女湖區紀委始終把廉潔文化建設抓在手上,堅持用教育來構筑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。以“廉”文化為主題拍攝制作微視頻《匠心筑夢廉韻清風》,拍攝《九龍山革命斗爭陳列館》微視頻。每月開展廉政課堂,堅持紀委班子領導帶頭到區直機關、鄉鎮(辦)上黨課,講好反腐故事,讓廉政文化入腦入心。深化以案促改,召開警示教育大會、案件通報大會,組織黨員干部觀看警示教育片,讓廉潔自律的“警鐘”長鳴。
此外,該區紀委以領導干部家屬為教育重點,舉辦仙女湖區“樹立良好家風、建設廉潔家庭”“曬家風、講家訓”等活動,推動家風建設走深走實;組織全區80后正科級、90后副科級領導干部家屬參加廉政座談會,把反腐倡廉的意識和觀念滲透到家庭生活中,以良好的家風帶動社會風氣的好轉。
該區紀委堅持文化引領,發揮文化潤物無聲、潛移默化的作用,將廉潔文化培育貫穿清廉村居建設的全過程,挖掘廊道、廣場、公園、景點等多形式宣傳陣地,推動清廉文化向基層浸潤,打造干部清正、村務清明、民風清朗的基層政治生態,筑牢鄉村振興的廉政基石。目前,轄區7個鎮(街道)、54個(村)社區設置廉潔文化宣傳墻繪136個,宣傳欄210余個,有效將廉潔文化傳播到最基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