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您當前的位置 : 全球贛商網 > 新余頻道 > 鄉村振興

      新余市自然資源局堅持規劃引領助力鄉村振興

      2022-10-21來源:全球贛商網編輯:漆玉梅作者:謝細伢 歐陽杰浩 漆玉梅

        近年來,新余市自然資源局緊緊圍繞“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!钡泥l村振興總目標,以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和“多規合一”實用性村莊規劃為契機,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和基本農田保護紅線,嚴守鄉村生態綠色;謀劃預留鄉村產業發展空間,激發鄉村產業特色;挖掘保護鄉村傳統文化,活化鄉村歷史古色,全面助力我市農村高質量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。

        劃定保護紅線 嚴守鄉村生態綠色

        在國土空間規劃和“多規合一”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,始終堅持底線思維,落實最嚴格的耕地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,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土地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,優先劃定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,做到優先劃定、應劃盡劃、應保盡保,嚴守鄉村生態綠色,實現鄉村生態宜居。

        謀劃預留空 激發鄉村產業特色

        深入落實全面集約節約戰略,在確保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前提下,以指導鄉鎮編制“多規合一”實用性村莊規劃為契機,科學統籌劃定農業空間、生態空間和城鎮空間,優化國土空間布局,促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,推動存量用地盤活利用,統籌配置鄉村公共服務設施、基礎設施。聚焦鄉村產業發展,主動對接渝水區現代農業、生態旅游業等產業用地需求,謀劃好鄉村現代化農業發展空間、生態旅游發展空間等產業發展空間,并根據國家相關政策,安排不低于10%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、基礎設施、村莊建設等用地,全力推進鄉村產業興旺發展,激發鄉村產業特色,助力鄉村振興。

        保護傳統文化 活化鄉村歷史古色

        規劃注重挖掘保護傳統文化,通過活化傳統文化,助推鄉風文明建設和鄉村和諧治理。對文物保護單位、歷史建筑、古樹名木等歷史古跡應保盡保;對西江、黃坑、哲山等傳統村落編制傳統保護發展規劃,對傳統村落的歷史格局、歷史街巷、歷史環境要素進行保護。對傳統文化項目提供規劃要素保障,活化鄉村歷史古色,助力鄉風文明建設和鄉村和諧治理。

      備案號:贛ICP備15000060號-1 江西日報社全球贛商網版權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
      高清无码一区视频